山东中科蔚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各地积极行动,守护生命之源
时间:2025-07-09   访问量:1003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然而,即便水资源总量可观,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各地正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挑战。

    在贵州,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贵州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41.02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2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05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53.9%;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86提高到0.50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年度水质达标率为92.98%,连续4年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各地积极行动,守护生命之源


    贵阳市对贯城河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河道治理颇具代表性。贯城河作为贵阳市南明河的重要支流,曾因城市发展,大部分河道被盖板覆盖,导致水质下降。自2012年起,贵阳市大力完善污水管网基础设施,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方式,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对管网破损、错接、污水直排口等问题进行整改,实现清污分流。到2021年,贯城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

    在乌江流域遵义市播州区段,曾经网箱养鱼与磷石膏污染让乌江不堪重负,34号泉眼以下的乌江遵义境内断面全部为劣Ⅴ类水质。2009年起,贵州启动34号泉眼污染治理并持续至今。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监控大厅,能实时看到34号泉眼涌泉水的总磷浓度,4套污水处理装置昼夜运转。2018年,贵州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引导渔民转产上岸。经过多管齐下的治理,千里乌江恢复清流,沿岸居民也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投入2.8亿元建设46个农村供水项目,改善10万余人的供水条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贵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3.3%。在贵安新区芦官村,通过统筹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曾经的荒坑废塘变身荷花潭,为乡村旅游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湖南芷江,当地以“人水和谐”为核心理念,通过法治手段与节水实践双向发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水治理体系。芷江县创新推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六进”活动,融入单位、企业、学校、社会、小区、乡村,还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科普内容,策划“节水知识竞赛”等线上活动,提升居民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各地积极行动,守护生命之源


    在水资源管理上,芷江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将水资源管理指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2025年,芷江县已开展河湖行政执法检查180余次、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巡查28次,严肃查处涉水违法行为。同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推动水利局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作战。

    在农业节水方面,芷江县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累计改造节水灌溉面积已超10万亩。工业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水型工业,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在城乡供水与污水处理上,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惠及数万居民,管网漏损率大幅降低;推进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日处理生活废水1万吨,出水达标率超98%。

    在云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十四五”以来,云南坚持生态化、资源化,以用促治,一村一策,分区分类推进治理。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生态环境部门与农业农村、发改部门联合推进相关工作,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财政厅推动“以奖代补”机制落实,2023年以来,下达前两批20个试点县奖补资金20020.66万元,完成治理4124个自然村。省生态环境厅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合力开展乡(镇)镇区生活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行动。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2023年以来,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7.4亿元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2024年9月,全省13262个行政村完成治理7029个,治理率达53%。其中,重点高原湖泊流域531个行政村完成494个,治理率达93%;赤水河流域151个行政村完成121个,治理率达80.1%。例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坡脚镇大讯村建立起“连片收集+单户治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下辖112个自然村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成为全省农村污水治理典型。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探索形成“五个五”治理模式,通过“五个一批”分类施策、“五个一点”筹措资金、“五长治县”压实责任、“五项机制”发动群众全参与、“五条措施”党建引领强保障,实现乡村面貌从“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各地积极行动,守护生命之源


    在山西阳泉,坚持饮用水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今年1至5月,乌河枣园村断面、绵河地都断面、滹沱河闫家庄大桥断面、桃河白羊墅断面、温河辛庄断面5个国考断面100%达优良水体。盂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城乡生活污水可达4万吨,其尾水人工湿地项目正在建设,将构建人工湿地体系,处理污水厂尾水和秀水河河水,推动温河水质持续稳定好转。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阳泉因地施策,靠近建成区、建制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行政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人口聚集、利用空间不足、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管网收集、相对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治理方式;污水产生量较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方式。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2%。

    在江苏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二阶段建设工程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总投资约1.14亿元,计划于2025年12月建成投运。项目采用“水解酸化+MBBR+五段A2/O生化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氧化+气浮池”工艺,完工后污水厂总处理能力将提升至5万立方米/日,出水水质达地表准Ⅳ类标准。工程引入智能加药控制系统及精确曝气控制系统,可实现实时按需投加碳源,精确控制曝气量。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超8577.5吨、总氮798.4吨、氨氮611.3吨、总磷104吨,达标尾水作为百合湖景观生态补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轻长江纳污压力。

    中科蔚蓝提醒您:各地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持续投入与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源。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