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科蔚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聚焦水资源现状:保障水安全,共筑可持续未来​
时间:2025-07-25   访问量:0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用水效率稳步提升,非常规水源供水量持续增加。然而,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水资源安全保障形势依然严峻。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

    202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717.7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1.4%。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m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9895.6亿m³,地下水资源量为8679.2亿m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227.4亿m³。尽管总量可观,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依旧显著。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期存在。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对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都带来了极大挑战。例如,华北地区长期依赖地下水超采来维持用水需求,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用水结构优化,用水效率提升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m³。其中,生活用水量占15.6%,工业用水量占16.4%,农业用水量占61.6%,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占6.4%。与2023年相比,用水总量增加21.5亿m³,农业用水量减少24.0亿m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增加27.7亿m³。在用水效率方面,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4%和5.3%(按可比价计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0。这表明我国在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用水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水资源保护


    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治理刻不容缓

    尽管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水污染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部分河流、湖泊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也威胁到了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例如,一些工业聚集区周边的河流,由于工业废水排放不达标,导致水体发黑发臭,鱼类大量死亡。此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通过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等问题频发。

    各地积极探索,治理成效初显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各地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福建省南平市崇阳溪为例,当地“六位一体”统筹推进崇阳溪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品牌、水管理建设。通过实施湖库连通工程、退出水电站、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加强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措施,流域内水质显著提升。近三年,流域内2个国控、3个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13条小流域水质显著提升,2024年Ⅰ-Ⅱ类优质水比例达到100%。自然岸线率提升至80%以上,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目标要求,130余种水生植物、100余种鱼类得到有效保护。

    在污水处理技术创新方面,科研人员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针对污水处理行业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痛点,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多级生物处理”工艺,构建了太阳能驱动的生物电化学系统EC-AnMBR和厌氧氨氧化联合电产甲烷(EC-AOM)联合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多级生物处理,实现了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的协同集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运行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98.0±2.7%,甲烷产量可达92.4±3.7mL/d/L,法拉第效率高达85.4±9.5%。系统整体能耗仅为0.166-0.182kW・h/m³,较常规活性工艺节省46%的能源消耗,为污水处理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水资源保护


    持续推进水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中科蔚蓝提醒您:虽然我国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水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强化节水优先的理念,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农业、工业和城镇节水。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同时,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此外,还需加强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水资源挑战,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水资源财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