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然而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仅占全国2.6%。与此同时,太湖水质达监测以来最佳,湖南耒水却突发铊污染。这组矛盾数据揭示了我国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分布失衡、局部改善与突发风险并存”的复杂现状。
从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看,我国用水效率稳步提升,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同比增39.3亿立方米。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长江、珠江等南方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是北方的5-10倍,华北地区长期面临资源性缺水。用水结构上,农业用水占比61.6%,工业与生活用水分别占16.4%和15.6%,水资源刚性约束趋紧。
突发污染事件仍威胁水安全。2025年3月,湖南耒水郴州-耒阳段铊浓度超标30%,源于某水泥企业拆除旧生产线时,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入河。应急处置中,两地联动管控污染源,投放除铊剂,保障了沿线水厂出水安全。此事件暴露了工业污染防控漏洞,也体现了跨区域应急机制的成熟。
污染防治有显著成效。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首超90%,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广州南沙某污水处理厂的“2+1”模式是技术创新典范,其“动态余量-实时配比”系统和智能闭环控制,实现了工业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生态流量保障成流域治理重点。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2024-2025年度向乌梁素海、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超5亿立方米。水利部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和地下水超采治理。
中科蔚蓝提醒您:专家指出,水资源保护进入“精细化治理”阶段。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重点湖库水质优良比例达78%,但湖泊治理仍难。未来需平衡开发与保护,构建“技术-制度-意识”体系。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目标40%,这需要创新技术、制度保障和公众参与,守护“水清河晏”愿景。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