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科蔚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水资源治理迈向“提质增效+循环利用”新阶段多案例见证生态转型
时间:2025-11-14   访问量:0

     近日,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领域成效显著:202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地表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4.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53%,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同比增加39.3亿立方米。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国正通过技术创新、模式探索和区域协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污水处理从“末端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型。


水资源保护


    现状:总量稳中有升利用效率持续优化

    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比61.6%,较上年减少24.0亿立方米,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稳步增长但效率显著提升。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4%和5.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升至0.580,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

    供水结构不断优化是突出亮点。2024年全国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再生水、雨水等“第二水源”正成为城市供水的重要补充。水环境质量同步改善,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劣Ⅴ类断面比例仅为1.2%,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实践: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多点突破

    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厦门市政的两座水质净化厂入选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前者通过智慧运管平台实现“经验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型,后者创新“上层公园、中层运维、下层净水”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融合。两座水厂日均处理污水达60万吨,服务近183万人口,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管理范本。


水资源 保护


    再生水利用成为破解缺水难题的关键路径。河北承德平泉市构建“工业为主、生态补充、多领域覆盖”的再生水利用模式,建成70.4公里输配管网,累计供应再生水2340万立方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41.8%。通过“合同节水”模式,当地不仅每年减少新水取水量379.6万立方米,还节约支出约607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则探索出低成本可持续路径。四川巴中市推广“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根据村庄聚居情况分类施策,散居农户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小三园利用”,聚居区建设小型处理站,全市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80%,户均建设投资仅2500元,破解了农村污水“建不起、管不好”的困境。

    方向:协同治理筑牢水资源安全屏障

    当前,水资源治理正朝着系统协同、全域覆盖的方向推进。京津冀协同治水十年成效显著,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贯通,官厅水库水质从劣Ⅴ类恢复至Ⅳ类,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连续8年累计回升11米。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京冀、津冀先后签订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的治理格局。

    水利部数据显示,母亲河复苏行动实施以来,88条(个)重点河湖中79条实现全线贯通,西辽河等断流河流重现生机。随着污水处理精准提标技术的推广,北京某些污水处理厂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实现出水水质达“准Ⅳ类”标准,为再生水规模化利用奠定基础。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未来,我国将持续扩大母亲河复苏行动范围,深化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完善和全民参与,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将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