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科蔚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聚焦水资源现状:保护与治理刻不容缓
时间:2025-07-30   访问量:0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水资源安全高枕无忧。在用水结构上,农业用水占比依然高达61.6%,用水效率的提升仍有巨大空间。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领域也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各地正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


水资源保护


    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在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征集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典型案例中,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的实践经验值得关注。该厂于2004年投运,设计规模10万立方米/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兼顾降碳效应。

    在工艺流程优化方面,增加生物填料+V型滤池深度处理工艺、生化系统增设BBR生物转盘工艺等,使得出水水质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达到19.4、0.03毫克/升,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针对污泥处理,采用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技术+污泥机械干化工艺、草木灰干化技术等,万吨污水产泥量由技改前的8.47吨降至5.41吨,污泥含水率由80%以下降至40%左右,可直接作为燃料与煤掺烧发电,能耗和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利用厂内中水冲洗滤布,实现污泥处置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并推动再生水(中水)回用,年利用中水487万吨。

    设备更新改造也是该厂的一大亮点。将5台耗能较高的280KW罗茨风机改造为不同功率的节能空气悬浮风机,并配置三种不同功率的节能鼓风机,根据水量、水质季节性变化及氧化沟状况,优化出7种运行搭配模式,实现按需曝气,提高风量利用率。结合数智精准管控,年节约电量31.14万度,年节约电费21.175万元。此外,使用永磁高效内回流泵和永磁同步驱动潜水搅拌器替换原有设备,节能效果显著,3台永磁电机潜水搅拌器年节约电量16.69万度。

    通过实施碳源和除磷剂精准投加、硝氮仪与在线采样预处理等系统智能化改造,该厂实现了数智精准管控。利用便携式快速水质分析仪技术,实时检测生化池多个工艺段不同点位,协助人工快速调整工艺参数,精准控制出水硝氮和氨氮浓度。经测算,年节省药剂量(碳源和除磷剂)1670.33吨,节约药剂费用266.84万元,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9882吨。

    同时,该厂推广“光伏+水务模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上网容量约为1.2MW。运行期间,年平均发电量约123万度,全部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用电,占全部用电量的12%左右,年可节约48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9吨。

    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多样,成效初显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居住聚集程度高。2018年“厕所革命”后,村民户内产生的灰水直排问题凸显,污水处理迫在眉睫。2019年9月,在政府统筹下,该村开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项目采取雨水和污水立体分流模式,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1.3Km,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能力50m³/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生态模式,生物处理段采用沉淀+厌氧+调节工艺,生态处理段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系统。该工艺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60%以上,以处理量50m³/d为例,传统工艺总装机功率在5KW左右,本技术装机功率在2KW以下。

    在运行维护方面,污水处理站由专业第三方公司运维,人员配置2人,巡检频次每月1次。动力设备少且间歇运行,运维工作简便,人工费用较其它工艺站点节约60%左右。每年运行费用约2.0万元,污水站运行电耗0.12-0.17元/m³污水,较传统工艺节约50%以上。污水站出水用于绿化,每年为村内节约绿化用水资金3500-4000元,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出水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水资源保护


    中水回用:开启水资源循环利用新路径

    中水回用作为非常规水源利用的重要方式,正逐渐在各地推广。临河区的多个小区已率先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团结街道金川新天地小区,采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中水回用系统,将居民日常生活污水深度净化后回用于绿化灌溉及道路清洗。日均处理污水量达20吨,年节水量超4200吨,相当于30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从经济成本看,小区1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若用自来水浇灌,年费用17220元;改用中水后,年支出仅5040元,成本直降71%。

    同样,在日月星苑小区、馨禾百丽小区,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运转良好。设备从化粪池末端提升污水,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工艺深度处理,全程无异味、不产污泥、不添化学药剂,处理效率远超传统方式。仅这三个小区,每年就可节省10800吨水资源,减少3.13万元支出。中水回用模式有效遏制了地下水超采、自来水浪费等问题,减轻了市政管网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构建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任重道远

    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2024年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农业用水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污水处理行业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仍需更多企业跟进,加大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实现全面覆盖,部分已建成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还需加强。中水回用作为新兴的水资源利用方式,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并进一步优化技术,降低成本。

    各地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与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福建永定区通过构建“河长领治、部门联治、社会共治”三级联动机制,创新打造“群众河长”队伍,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成多个污水处理厂,有效改善了水环境。侯马市通过保障生态水、用好再生水、多渠道补水等措施,以及“三水同治”的治污策略,提升了流域水质,改善了生态环境。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全民行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守护好我们的碧水蓝天。

   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