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科蔚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双线并进治水成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2025-11-03   访问量:1002

     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用水效率提升与污水处理能力升级仍成为水资源安全保护的核心课题。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我国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污染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系统治理、科技赋能、多元参与”的治水新格局。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现状:总量稳中有升利用效率持续优化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工业用水占16.4%,生活用水占15.6%。值得关注的是,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用水效率稳步提升。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4.3%,较上年增加39.3亿立方米,水源结构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转折。国控断面I-III类水比例从2014年的63.1%升至2024年的90.4%,劣V类水占比降至0.6%,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但污泥资源化利用率不足35%、农村污水处理覆盖不均等问题仍需破解。

    治理实践:多元协同打造治水样本

    在流域治理方面,福建龙岩检察机关牵头的汀江流域治理专案成效显著。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河湖“四乱”等问题,当地建立闽粤赣跨区域协同机制,运用大数据锁定80处污染异常点位,拆除河道违建、清理垃圾5吨,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现三省交界处I-III类水质达标率100%。“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落地,破解了流域治理“多头管理”难题。


水资源保护


    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四川巴中探索出“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根据村庄聚居度差异推行分类治理方案。通过“单户自用+集中共用+氧化塘备用”的三级体系,实现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80%,户均建设投资仅2500元,惠及31万户农户。云南开远则采用“梯度适配”技术路线,推广人工湿地、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差异化方案,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3.08%。

    城镇污水处理迈向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数突破2800座,日均处理能力达2.9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8%。北控水务通过智能曝气、数字化运维等技术,使绵阳某污水处理厂设备自动化控制率从54%提升至86%;银川第一再生水厂创新“双首层”设计,将处理池顶部改造为生态景观公园,再生水利用率达28.7%。

    未来方向:科技赋能与长效治理并重

    当前,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550.1亿元,MBR等先进技术应用占比持续提升,光伏发电等低碳工艺逐步推广。“十四五”以来,全国已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4万个,恢复湖泊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为流域治理提供智能支撑。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业内专家指出,下一步需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扩大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提升污泥资源化水平。同时要深化“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广农村污水治理“低成本、易管护”模式,让“生态好水”持续转化为“经济活水”,为水资源安全保护筑牢长效屏障。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