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科蔚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在保护与利用中筑牢生态屏障
时间:2025-11-05   访问量:1003

    水利部2025年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用水效率稳步提升,但生活用水增长与乡镇污水处理短板并存的现状,仍凸显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工作的紧迫性。当前,我国正通过政策驱动、技术创新与系统治理,在水资源“保供”与“治污”双重任务中寻求突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现状:总量充裕但利用仍需优化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生活用水与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分别同比增加17.0亿立方米和27.7亿立方米。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用水效率持续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但水资源分布不均与利用结构问题依然突出。

    在供水结构上,地表水源占比82.5%,地下水源占13.2%,而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虽增至251.6亿立方米,占比仍仅4.3%。这意味着,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仍有巨大空间,成为缓解水资源压力的关键突破口。

    污水处理:城镇提质与乡镇补短板并行

    我国污水处理能力近年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底,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2.45亿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升至97.8%,县城达95.2%。膜生物反应器、高级氧化等新技术加速应用,长三角地区MBR工艺应用比例达22%,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乡镇污水处理仍是薄弱环节。德宏州曾面临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仅35.56%的困境,远低于省级考核标准。经过专项整改,瑞丽市已实现4个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覆盖率提升至80%,为全国乡镇污水处理补短板提供了样本。而最高检督办的南四湖流域公益诉讼案则揭示了跨区域治理的复杂性,该流域曾因“多头管”“交叉管”问题,出现工业废水超标排放、生活污水直排等乱象,2020年汛期多个断面水质降至Ⅳ类至劣Ⅴ类。


水资源保护


    治理实践:技术创新与系统治理显成效

    面对水资源保护挑战,多元治理模式正在落地。南四湖流域通过四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排查520个污染点位,推动4省8市协同治理,目前湖区水质稳步提升。湖北团风县则通过公益诉讼监督,快速处置混凝土公司违法排污问题,让受污染水塘重现碧波。

    国际经验同样提供借鉴。英国泰晤士河通过立法管控、建设污水处理管网与流域综合管理,从“大恶臭”事件的重污染河流恢复至工业化前水质;韩国清溪川拆除高架、截污治污,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这些案例证明,系统性规划、严格执法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是水环境治理的有效路径。

    未来方向:资源化利用与智慧治理提速

    根据规划,我国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97%以上,再生水利用率目标提升至25%,2030年将进一步迈向35%。智慧水务系统与污泥资源化技术成为发展重点,预计2030年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南四湖的跨区域协同到瑞丽市的乡镇设施建设,从城镇污水处理提标到再生水利用扩容,我国正构建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的全方位体系。但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仍需持续补齐乡镇治理短板、提升非常规水源利用率,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筑牢生态安全的水屏障。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