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污水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各方力量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广东中山,这个曾3次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的珠三角城市,自2022年起发起全面推动水污染治理“大兵团作战”总动员。中山市地处珠江入海口,河网密布,但因发展方式粗放、治水不力等原因,水污染严重。央督通报后,中山市委书记立即带队调研,发现306条黑臭水体遍布城乡。面对复杂的治水难题,中山市构建市镇一体共担的主体责任机制,布下“六污同治”棋局。通过高标准成立全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由市主要领导亲自督战,市治水办牵头实施“大兵团作战”,23个镇街均成立流域治水专班。同时,中山市委、市政府统筹多方力量,用三个月摸清全市1041条河涌污染底数。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努力,中山市城镇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全市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从央督时的45%、25%提升到84%、98%。岐江两岸的水环境整治不仅让水质从原有的Ⅴ类水稳定在Ⅲ类水以上,迎来了白鹭,还带动了一批项目的落地,如中山欢乐海岸奇遇时光乐园、山姆会员店等。
在宁夏,检察公益诉讼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为黄河流域综合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7月1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自治区水利厅召开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推进会,并联合发布了10件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涉及行洪安全保障、地下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费征缴等领域。在黄河水资源保护方面,银川市西夏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拆除渠道防汛范围内私搭乱建非水利设施8处,整治受污染土壤3000多平方米,清理固体废物200多吨;石嘴山市检察院推动星海湖西域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批复投资1466万元进行系统性治理。在地下水资源保护上,各地检察院积极开展“自备井”取水专项整治监督,中宁县检察院排查无证自备井732眼,封停350眼,办理取水许可证362眼,纳入抗旱应急管理20眼。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督促水务局对7家煤炭炭素产销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规范企业取用地下水行为。吴忠市利通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参与公开听证,督促水务局联合属地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关停11家单位20眼自备井,并为10家洗车行接入自来水管网。
而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塘镇张港子村,因村中河道污水难排放,导致辖区内河道黑臭水体满溢,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张港子村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河道改管涵施工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对河道问题点位仔细排查,与专业人员协商制定工程方案。随后,施工人员进行原河道清淤工作,清除河底淤泥和垃圾,恢复河道过水能力,并铺设合适管径和材质的管涵,确保排水顺畅。工程完成后,废水经改造后的管道排放至中塘镇污水处理厂,曾经黑臭的河道逐渐恢复清澈,黑臭现象消除,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北京,通州区的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厂采用“地下治污+地上造景”模式,实现了污水处理与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该水厂日均处理18万吨污水,污水处理的十余道复杂流程全部在地下进行,而地面则变身为占地110亩的生态绿洲,成为“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的典范。公园内规划了科普体验区、水科学教育区等四大功能区,老式压水井等设施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了解水科学知识。四座排放塔镌刻着“海晏河清”“风调雨顺”等字样,承载着水文化精髓。即日起至10月15日,地上景观区每周二、四、六10:00-18:00免费开放,10月15日后每日免费开放,公众还可通过小程序预约参观地下工艺段等,见证污水化清流的过程。
中科蔚蓝提示您:这些案例充分表明,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庄,无论是通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整治行动,还是借助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协同,亦或是创新的治理模式,全社会正凝聚起守护水资源的强大合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水资源保护和污水治理工作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咨询热线:15684397985